
《小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的读法》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的读法》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的读法以及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反思本节课,有较成功之处,也有明显不足。
1、新课程倡导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这节课目的明确,导入简约。这种理念很好,能给学生提供风趣的课堂,但也不能每节课都创设情境,有的为创设而创设,牵强附会,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本节课我用简约的语言,直接引入课题。“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见数会读,听数会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样开题,目的明确,导入简约。
2、列举身边的小数,利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发现、概括能力。认识小数数位顺序,是正确读写的基础。首先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小数,并把这些活生生的有意义的小数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发现小数的结构特点。当学生发现小数是由小数点将小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后,再让学生由整数的数位顺序迁移到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转化。
3、去赘讲,重精讲,明确原理。同学们对小数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小数的数位顺序,在我的点拨,带动下,通过旧知识的迁移,顺利完成了小学数位顺序表。在下面的小数的读法教学中, ……此处隐藏4273个字……的写法时,学生通过一段关于全球气温逐年升高和海平面上升的真实数据,让学生听到数即写,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同学们通过有意义的数字,由衷地发出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从自身做起的呼声。同时也感受的数字的力量。
不足之处:
1、重知识目标,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当让学生听到全球气温逐年升高的相关数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时,学生显得知识贫乏,与老师交流不畅,下来不仅抱怨学生知识乏、素质低。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我们教重视双基知识的教学,对教材上提供的信息往往只看到数学本身,而未透过数字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当我们在抱怨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意识,是否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是否重视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是否把课堂当成了学生获得多种知识的乐园。
2、小数数位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讲解。本节课采取了“以旧促新,迁移类推”的学法,但从课堂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出,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效果不好,需要下课进一步辅导,关注每一位学生。
3、教学不够严谨。当学生在例举身边和生活中的小数时,我们班长举出了圆周率π是3.1415926时,我非常高兴,但我在板书时,却写成了3.141596,少些了数字2,听课的各位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在评课时,我才知道我的疏忽和大意。这是一个老师绝对不能出现的错误。我会时刻反思自己,提醒自己,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有多少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都要一丝不苟,严谨教学。
反思本节课,受益颇多。记得美国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今后,我会不断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学会在反思中成长。